集团报刊

弘扬梅山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 -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

2024-01-25 10:14:15 [来源:湖南日报] [责编:唐卓婧]
字体:【 】

谢琼

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,“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”。梅山文化以农耕文化为源头,既有渔猎农耕巫傩文化的遗存,也有黄河流域文化的交融,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丰厚历史底蕴,是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。

高位谋划推动,留住“乡愁”根脉。因缺乏应有的保护和传承,那些记录着宝贵文化信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或坍塌,老一辈视如珍宝的器具、经籍、谱牒被毁坏或流失,民间绝艺、风俗习惯、渊源典故和方言谣谚等逐步断传或消散。要留住“乡愁”根脉,必须高位谋划,系统保护梅山文化的物质载体,对传统村落、历史建筑、古树名木等因地制宜、有限开发、有效保护,科学合理地推动文化振兴同乡村振兴同规划、同部署。要打响梅山文化的品牌载体,打造“农耕文化”旅游名片,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湖湘特色乡土文化品牌。要构建系统规范、科学合理的制度载体,遵循文化传承发展规律,打破制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体制机制障碍,拓宽文化管理路径,加强约束规范,建立长效发展机制。

赋予时代内涵,活化“沉睡”资源。梅山地区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,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梅山傩戏”,以“踩九州”为核心仪程,围绕征集五方兵马收复九州而展开,仪式主旨诉求是民族情感认同的族群标识“家国同心”,其携带的普遍价值的传承、塑造的乡土社会伦理,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。要深入挖掘和阐发梅山文化的时代价值,把蕴含其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,把具有当代价值、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,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,让梅山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。秉持梅山文化研究的“整体观”与“文化多样性观”理念,关注文化信仰的互动与文化交融。进一步深入娄底、邵阳、益阳等地系统性地对梅山文化进行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,以先祖崇拜信仰、梅山傩戏、新化山歌、传统武术、传统村落建筑、民间美术等为内容,归纳并整理一系列记录实、覆盖广、内容全的梅山文化研究“大部头”著作。通过价值认定与挖掘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,建立起更有效的活化利用机制,汇聚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,为乡村振兴注入踔厉奋发的精神动力。

坚持守正创新,插上“腾飞”翅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对文化建设来说,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、不迷失方向,创新才能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。宋末元初,梅山张虎起兵抗元,奠定“湖南”建省之基;清末陶澍、邓显鹤、魏源、曾国藩各领风骚开启湖湘胜景,使得勇纾国难、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湖湘精神愈发突出。新时期梅山文化的研究,要推动梅山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、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。要创新传播形式,以广大乡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传播,推动新时代梅山文化进乡村、进校园。要创新表达形式,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、审美情趣、生活习惯,通过文学、美术、音乐、电影等各种形式,运用各种传播载体,借助各种文化机构弘扬梅山文化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。要创新服务方式,以中国梅山文化园为基础,为梅山文化宣传提供更多公共载体,推动形成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

“文化 ”带动,打造“出圈”引擎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。要从梅山文化中挖掘有历史底蕴、广泛流传的文化资源,并以此为基础对接产业发展、品牌培育等需要,寻找受市场欢迎、助推产业兴旺的新路。探索“文化 旅游”模式,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,以梅山文化为依托,整合民俗表演、民间美术、特色美食、独特地貌等旅游资源,打造梅山文化旅游精品路线,形成区域旅游中心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助力湖南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。探索“文化 科技”模式,加快数字乡村建设,推动旅游演艺、vr虚拟体验、直播和短视频推介等深入乡村文化产业,用鲜活的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更直观地传播梅山文化。探索“文化 产业”,依托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,聚集产业意愿、整合产业资源、拉长产业链条、加速产业转型,将梅山文化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,真正实现乡村有产业、百姓有就业、集体有创业。探索“文化 艺术”模式,以新化山歌、花瑶服饰绣绘、滩头年画、布袋戏、梅山傩戏等为资源,创作生产群众喜闻乐见、口口相传的艺术精品。

【作者单位:湖南人文科技学院。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湘中农俗仪礼音乐文化研究”(20yba147)阶段性成果】

(一审:谢振华 二审:蒋俊 三审:谢峰)
焦点图
网站地图